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程龙专栏时间啦,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探究之一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特征分析》,话不多说,赶紧开始精彩分享吧!
程龙,江苏汇智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全国专利信息实务⼈才,江苏省知识产权骨干人才。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和教材3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等奖等2项省部级奖励。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及各类委托课题10余项。
导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峡工程时指出:“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途径,而面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内需以及外部压力,创新驱动战略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制度供给质量,提升自主创新保护能力,以营造更具创新活力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全球适应能力。
紧跟时代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也步入了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期。创新驱动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而以知识产权密集为核心特征的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欧美等经济发达体的实践已经检验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强劲驱动作用,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新技术革命、绿色发展和价值链重组等所带来的全球深刻变革,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值得深究。
为此,本文将依次从以下三个主题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专题1:《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特征分析》
专题2:《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专题3:《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本周我们首先讨论主题1,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究竟具备哪些特征呢?过去我们谈产业,一般是基于国民经济分类,最新的版本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形态,产业分类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比如后来出现的针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标准。自2012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多年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研究和地方试点工作,并在2019年正式实施了国家标准《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分类,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概念诞生时间并不长,2012年4月,美国商务部联合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首次提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概念。尽管时间较短,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所迸发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美国、欧盟等位于全球产业链顶端的发达国家发布的专题报告均有力论证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那么,相较其他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具备哪些特征呢,本文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01 高创性
作为技术和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高创新性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显著特征,这一定程度得益于该类产业显著高的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导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产品创新率和工艺创新率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在高创新性的支撑下,相较其他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创新产出水平,而相较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类型,高创新产出在商标和专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也更大,同时它们也是市场化主体对创新进行保障的主要知识产权类型。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专利和商标产出已经很多年位居全球榜首,但相较欧美,专利质量与商标的品牌价值度仍有较大差距,大部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产出密集度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创新性方面还很不足,在创新水平和强度方面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02 高控制力
由于高创新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能够创造大量的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本身因其蕴含的技术成本、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能够获得很高的附加值,而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能够展现更高的创新性以及对创新产品的垄断性或控制力,这也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展现高贡献度的重要原因。
以表征各国知识产权国际控制水平的PCT专利申请表现来看,在2005-2016年期间,尽管中国在指标“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专利申请数”上的表现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仍存在较大赶超空间。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对不断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格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通过积极的知识产权布局,在产业国际竞争中展现更高控制力,这也是推动我国产业价值链攀升,扭转美欧等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重要突破口。
03 高贡献度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备高贡献度。2012年,美国首次提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相关概念,便是聚焦其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随后欧盟、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围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研究也均定位于考察其贡献水平。相关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造产值为6.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4.8%,同时创造了4550万个就业机会,占美国就业总量的30%。2011—2013年间,欧盟经济总产出的42%以及总就业岗位的38%来自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2014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45%,在2010—2014年间,专利密集型产业平均每年可提供2631万个就业机会,占全社会平均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4%,专利密集型产业初步显现出对经济社会的强劲拉动作用,但相较欧美,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高贡献特征还未充分显现。
04 高成长性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具备持续显著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高智力密集度,这也是有效支撑其高创新水平、高控制力和高贡献度的重要原因。比如,2000-2013年期间,美国制造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3.1%,而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这一比例为6.4%左右,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仅为0.9%。2010-2014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远高于所有工业产业0.7%的平均水平;在R&D人员投入强度方面,相较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领先优势由2010年的2.4%扩大到2014年的4.3%。综合来看,在高投入强度支撑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显现出显著的成长性特征,尤其体现在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强劲驱动。
数据显示,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从2010年的34.8% 上升到2014年的38.2%,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总的商品出口额从2010 年的7750 亿美元上升到2014 年的8420亿美元,占2014 年总出口额的比重达52%。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总的经济活动贡献由2008-2010年的39%上升到了2011-2013 年的42%,出口额占比有90%提升到了93%。2010-2014 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9.17% 提升到12.45%,年均实际增长16.6%,是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长速度(8%)的两倍以上,同期出口交货值占到了总出口交货值的45.3%,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20%,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2倍。
05 高关联性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联系效应和带动效应大,其具有“种子”功能,能加快我国产业的整体进步,催生新兴产业,使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体系更加成熟。尤其是对于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技术层面和战略层面作用的综合发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能够加速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化,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其还能有效提升我国产业创新的竞争力和控制力,除了能够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关乎国家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也能够发挥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结构趋同—产能过剩—恶性竞争—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从国际来看,贸易摩擦和壁垒加剧。中国连续23年成为遭受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一些发达国家构筑技术壁垒,严格控制高端技术向中国出口。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还未充分显现。在此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部署,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